三月某日下午,
有人上回聽了國立交響樂團在衛武營戶外的演奏無法滿足,
而且還因生病連買不到票的倫敦交響樂團的戶外轉播都去不成。
在此怨念累積下,開始瀏覽各大售票網站看有沒有什麼交響樂團的演出,
然後突然發現.....久石讓!而且曲目有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!
跟她姊姊哀嚎了一下剩下位置的票價後,還是跑出門灑錢去了......
小時候也許有被老爸帶去聽過音樂也說不定,或是在哪裡的表演節目等...
但這次應該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正式聽交響樂團的演出(上述衛武營那次不算進去的話),
許多的第一次就在這天獻出去了。
那天傍晚,故意先路過台南文化中心看看,看到那些可以媲美花園夜市的人潮,下巴都快掉下來了...
事後看報導,才知道有萬人湧入。
突然發現那天當機立斷買下剩下18張3000元票的自己,真是太GJ了。
進場前陪老姊找地方坐,也感受了一下外場的"熱度"~
不是第一次近台南文化中心的演藝廳了,但還是第一次坐這麼前面。
我連指揮屏息吐氣的聲音都聽得很清楚。
但因為太前面,只看得到弦樂器和後排打擊樂器演奏者與合唱團的頭,
唉呀~這麼說有點貪心沒錯,但我想認一下樂器咩~
第一首《Orbis》是第一次接觸,是久石讓「Suntory一萬人的第九交響曲」的委託作品。
印象最深的就是管風琴的聲音了,只可惜我只聽聞其聲不見其影。
後來聽看戶外轉播的老姊說,管風琴看起來好小一台不像印象中那樣,
查了一下才知道場地的關係所以是使用電子管風琴。
第二首是《風起》組曲。
老實說我對風起比較沒有特別的感情,畢竟比較新而且只看過一次,
但指揮可是大家從小看到大、宮崎駿動畫配樂的久石讓耶,
聽著聽著還是會有故事的畫面從腦中迸出來,音樂總是能迅速的勾起快被遺忘的記憶。
也親眼見識真正的指揮兼彈鋼琴呀~
另外,第三首One Summer's Day(神隱少女配樂)我發誓沒有在預定演出的曲目裡!
最近才剛聽過,不知不覺手也會想跟著彈(雖然我不知道譜...)
多這一首實在是好滿足,比風起更能讓我覺得:啊~我親耳聽見久石讓的演出自己的作品了!
如果是聽到龍貓,我大概會痛哭流涕吧XD
最後下半場的貝九演奏完,拍手拍到手好痠還是沒有安可,
大概就是多了這首這個原因吧。
算是上半場的安可曲?
過了洗手間大排長龍、賣周邊商品(?)的桌子塞爆了人、
以及不小心看到大澤隆夫賴清德本尊的中場休息時間後,
就是我非常期待的曲目-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啦!
雖然我是只非常想直接聽樂團演奏這首而已,指揮是誰其實不重要,
但第一次聽現場的貝九,
能把演出的指揮獻給了第一次看到本尊的久石讓(笑容好可愛)。
是個非常難忘的回憶呀~
我看音樂會的經驗值還很低,
但好歹還知道要等全部樂章演奏完才能鼓掌(又是老爸的關係?)。
果不其然,下半場要開演前,廣播就來了:
『下半場的曲目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,本曲共有四個樂章,為維護演出品質,
請勿在各樂章之間鼓掌,等曲子全部演奏完畢指揮轉身時,再表達您對演出的感動,謝謝合作。』
聽到特別強調的那一段,忍不住噗哧了XD
我還看到台上樂團的人也在偷笑XD
不確定是不是和上半場久石讓自己的作品編制不同的影響,
還是因為聽過很多次旋律很熟悉的關係,
第一樂章才剛開始,我就有種真不虧是貝多芬的曲子啊,層次不一樣><
四個樂章一個小時左右感覺過得好快,
第四樂章,後頭沉寂三個樂章之久的合唱團終於起身準備時,
真有種『好想聽完又好不想結束』的感覺。
經典的歡樂頌旋律,搭配著人聲,
雞皮疙瘩掉滿地,撿都撿不完啊.....
大姊說他對第一二四樂章比較熟,但我倒也蠻喜歡第三樂章的~
有一些地方聽起來好像艾爾加的『謎語變奏曲』的第九變奏耶
最後一個音結束時,
有聽過全曲的人,哪還能等指揮轉身呢~
下一秒掌聲就如爆炸般的衝出來了!
(隔壁的媽媽還很困惑的說:不是要等指揮轉身嗎?)
現在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每次看Medici-arts台播的音樂會,掌聲可以持續那麼長的時間了。
就只有用力的鼓掌才能讓心裡的感動抒發出去呀~
果然聽現場就是跟CD就是不一樣!!!!!
每個樂器的聲音都一清二楚,定音鼓的聲音震到好像心臟都要跟著跳了。
精神煥發、臉頰熱烘烘的走出演藝廳,
真是幸福的一晚。
這幾天聽CD會不會覺得很無味呢?
PS1.加上白天看的羅馬浴場2的配樂,這天整天都被古典樂環繞呀~
PS2.感謝市政府爭取了戶外同步轉播,讓我家阿姊也能同樂呀~
PS3.感謝老天爺這天在晚上11點才才把雨放出來,讓戶外的觀眾可以順利看完演出呀~
PS4. 這場音樂會對我來說也是CD勸敗.....
之前在聽送行者的配樂時,就有看上這片,
因為他還包含了我也很喜歡的坂上之雲及菊次郎的夏天,
聽完音樂會以後又多了兩首,那當然就要來收囉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