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映當天,就跟剛回台南的老姊衝晚上最後一場,
整場觀眾不到十人,是我懷念的安靜觀看環境~~
一直以來看日影時人都不多,相對的遇到糟糕觀眾的機率就低很多,
但最近因為看了比較熱門(?)的《風起》、《看見台灣》、《十二夜》,
場場滿座,是我不習慣還是真有人喜歡把電影院當自家客廳,
盡是遇到喜歡邊看邊討論的人.....
離題了~總之,很開心能在安靜的環境好好欣賞啊~
雖然在台灣是冷門到上映一周就只剩一場的片子,我還是去看了兩次。
很謝謝天馬行空可以代理這部片,還有讓他在台南上映<(_ _)>
=================正片開始=================
鏡頭總是帶點暖色調,有點夢幻又不失真實感,
冷呼呼的天氣,這樣的鏡頭看起來格外溫暖~
前段時一直覺得,啊~因為這是愛情故事所以刻意使用的效果吧
但後段劇情急轉直下,讓人忍不住在內心大喊:ㄟ!!??這不是純愛電影嗎?怎麼迸出了奇幻元素!!??
回過頭來想,也許那些光線效果,也是在暗示這個不可思議的結果吧。
其實中段出現很多讓人誤會是絕症老梗的線索,
但我可沒被騙喔,不過我也沒有去踩到任何雷。
因為我看了米果的無雷書評,
如果真是絕症梗,我想不會看到這篇文章了吧(喂)XD
電影看完隔天,馬上就把小說讀完了,
基本上電影劇情沒有做太多修改,
唯一的差異是在,電影版的浩介最後是無法保留與真緒有關的記憶。
比起來小說版的浩介還能保有真緒曾經存在的證據,似乎幸運許多?
但因記憶而產生思念的痛苦,忘掉一切會更好?
電影裡,浩介最後在酒吧聽到《Wouldn't It Be Nice》
那道眼淚,就是與真緒共同度過的那段日子,還留在他深層記憶裡的最佳證明吧~
(差點也跟著流淚了,如果故事就停在這裡也很美)
雖然結局看起來是是完美的,但還是有股淡淡遺憾。
很奇妙的,同樣的台詞,同樣的旋律,
演員的表現,以及畫面搭配音樂造就的效果,
在同一部電影裡卻能讓觀眾感受到不同的情緒,
這是最讓人佩服的點了!
很剛好的,當《Wouldn't It Be Nice》旋律響起時,都是我很喜歡的幾幕
第一次是兩人越在唱片行碰面,浩介在玻璃窗外看到真緒忘我的隨著音樂搖擺(快樂的)
第二次是跟著真緒哼歌接著響起,是兩人婚後一同外出採賣日用品的片段(幸福的)
第三次就是前面提到,浩介失去記憶後在酒吧聽到(融入劇情而不只是當背景音樂)然後落淚的鏡頭...
這邊的感覺該怎麼形容.... 喚醒一段美好的記憶,卻又帶著遺憾,該哭還是笑呢?
我想.......
我應該好一陣子無法脫離《Wouldn't It Be Nice》的旋律吧(笑)
================細細念分隔線===================
我自認為把松本潤偶像和俳優的身分劃分的很清楚,
看劇時絕對會拋棄"因為喜歡他所以覺得他演得很好"這種想法,
應該是因為我是從日劇先認識他的緣故吧~
除了流星花園前的,他出演的日劇我都有看過,
其實角色的類型大多很類似,蠻擔心他會跟木村一樣。
但不是說他們演這些角色演的很差,
只是喜歡的演員,會希望他去嘗試各種不一樣的角色。
看到這部電影後,很高興我看到了變化,看到了不一樣的松本潤:)
對了,這可是我第一次看大螢幕的阿潤啊~
然後是好久不見的上野樹里,演技依然驚人~
可以看出她有多投入一個角色。
NODAME時是NODAME,瑠可是瑠可,真緒是真緒.....
真的好可惜消失這麼久,事務所不覺得很浪費嗎><
希望接下來可以再看到她其他的戲劇作品!!
一開始知道兩人要搭擋時,是從來沒見過的組合,覺得好維妙啊~
後來看到幾張雜誌的宣傳照,以及一小段殺青的新聞,覺得沒什麼違和感嘛~
實際看了電影後,活脫脫是奧田夫妻無誤啊(淚)
最近在看日劇的時候都會額外注意衣服XD
真喜歡這部電影裡的日系服裝,可能是色調的關係,
每一件看起來都好暖好舒服啊~~
然後老姊不虧是戲劇研究的,還另外注意到了化妝~
最後是向陽相關周邊(?)
電影上映那天一起到的小說(捨不得那書腰,所以沒把它拿去換早場優惠)
OST(右邊)
再來是.....
參加了oricon 日本音樂公信榜粉絲團的填問卷抽獎
很幸運的抽到了山下達郎的電影主題CD
一直沒有什麼抽獎運,所以在僅有兩名名額的名單上看到我的ID,
真的驚喜到心臟都在蹦蹦跳啊!!!!!(不跳就慘了吧)
雖然電影讓人最印象深刻的是插曲,不過主題曲也很耐聽呢~
兩次都有看完最後的字幕也聽完整首歌~
都買票進去了,當然要好好的享受環繞音響放的音樂啊~
接下來,就磨拳擦掌等待DVD了:D
103/5/2
DVD入手囉~
外盒還多做了一個翻頁,放了這張我很愛的劇照~(那條很難避免的白線有點很礙眼就是XD)
不過好想看日版DVD裡的特典啊><